中環的另一風貌 與 空間共融
中環,一個聚集了銀行總行、商業大廈、各地領事館等重要建築物的地方,亦是本港的金融政治中心和交通樞紐。銀光閃閃的大廈高聳入雲,名牌商店琳瑯滿目。工作於這區的都是西裝筆挺的白領,走在此地連身份地位也好像霎時高人一等。這個是普遍香港人對中環的印象,也是大部份時間的中環給人的印象。然而,每到星期天,都有一大群人對中環有著完全不同的詮釋。
他們是由外地來的家傭,佔了全港人口約百份之四,而聚集於中環的多數是來自菲律賓「姐姐」。究竟在他們眼中,中環又是一個怎樣的地方?在上星期天,即六月七日,我們參與了由家‧傭同行、移民工牧民中心和其他外傭群體合辦的走進外傭群體活動,由姐姐們帶領一起遊走了「他們眼中」的中環,發掘中環另一個存在已久,卻又鮮為香港人所知的風貌。
地標聚會享鄉情
說到中環地標,我們腦海立即浮現的可能會是中銀大廈、國金二期、匯豐大廈…等,但這些都不是姐姐們的答案,或嚴格來說,匯豐大廈都算一個他們眼中的地標。
原來,姐姐們為中環的地標都分得更仔細,更改了新名字,好讓他們能準確說出聚腳地集合。剛剛說的匯豐大廈,因地方太大,他們按獅子表情和想像力,分成「笑面獅子」(Smiling lion)和「哭面獅子」(Crying lion)兩邊。而我們熟悉的那沒有皇后像的皇后像廣場,也因著銀行家昃臣的銅像,被稱為「黑人」(The black man)。
這些名字除了讓他們能找姊妹們出來互吐勞碌了六天的苦水外,更是用來讓他們一聚享享家鄉情懷。不少家傭在鄉都有家庭子女,卻因家庭和子女有更好的生活條件,強忍骨肉分離之苦而到港工作。透過這些新名字,來自家鄉同一地區的姊妹們能夠於中環地標再次聚集,互相交流家鄉的消息和回憶,暫解思鄉之苦。
環球購物天堂
除了以上的聚集地外,另一個充斥著外傭的地方便是環球大廈商場(下稱環球),尤其於每月的首個星期天。如果你有曾經好奇在星期天走進環球,相信你也會被各式各樣的、帶有菲律賓特色商品嚇一跳。商品包括衣服、食物、小吃、電話…等,可說是應有盡有,價錢更是相當實惠。連同行的印尼朋友也不禁大嚷:「好抵呀!」
除了滿足了姐姐們的購物需要外,另一個讓環球「迫爆」的原因是那裏也聚集了菲律賓銀行和寄件公司。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天,姐姐們都會帶著自己上月尾拿到的薪金到這裏存款給菲律賓的家人。同時,她們帶著不少的大包裹在環球外排隊,輪流封箱寄回家鄉。也許就是因為這些銀行和寄件公司都在此處,不少姐姐都選擇在中環聚會,方便她們在寄好生活費和東西後即可與姊妹們會面。我們遊中環的那天就是六月的首個星期天,走進環球剛好能感受那種人山人海的熱鬧呢!
空間議題的反思
這次的旅程,也讓筆者反思了外傭與公共空間的議題。談到資源分配時,不少港人發展出一套必然是「利他即損我」的思維模式,對有關公共空間的問題更是敏感。邏輯上,這種思維也是合情合理。然而,今天筆者想討論的並不是這種思維是否可取或合理,而是這種思維背後反映的意識形態。
首先是一種強調分化的意識。人們好像已經習慣了把人劃分成不同黨派,社會上有「香港人」與「內地人」或「菲傭印傭」的對立,港人內部則有「黃絲」與「藍絲」,「左」與「右」之分等。分化後,對派內的意見行為很容易便會接納偏袒,但對派外的人則是不斷的貶低和醜化。從社會心理學角度而言,這現象正是內外團體的偏差(in-group or out-group bias)。其次是分化很自然帶來的結果—歧視。歧視不只是指對人言語上的侮辱中傷,更是指因他的性別、種族、殘疾等,給予不同的對待。
對焦回外傭與公共空間的問題上,我們不滿外傭「佔用」中環、銅鑼灣等地的公共空間,不正是一種區分他們不為我族,不應佔用我們空間的行為麼?可能不少人會認為我們讓外傭來港賺錢已經是施恩給他們,他們不應該爭取什麼權利。但事實上,港人與外傭也只是僱傭關係,並沒有一方應凌駕另一方。何況外傭都是有血有肉的人,就如我們一樣,他們也會有情緒和需要,亦應該受到平等的對待。
最後,人們仍然可以繼續堅持「利他損我」的論調,堅持外傭佔用了港人的公共空間。但在陷入這種資源分配的爭議和對立之前,究竟我們被「剝奪」的空間是否真的不能與其他人共享?這篇文章不是旨在譴責,而是希望提出反思的空間。
空間,也許是香港人最缺乏的東西,所以我們也對此特別敏感。但不能否定的是,外傭政策實施這麼多年,他們在這裏也漸漸形成了一種新文化,為香港的每個星期天創造了新的風貌,加添了不少色彩。記得是次旅程最深刻的是港人與姐姐們圍成一個小圈,一起坐下分享美食和彼此的生活的那一刻。也許,這也能成為港人與外傭未來—一幅美麗的共融圖畫。
陳琬貽,樹仁大學三年級生,參與了由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(FES)舉辦的「請給我一杯涼水」關懷弱勢群體實習計劃2015,現正在家傭同行實習。